山东舰航母编队停靠青岛军港次日,一则警方通报掀起舆论波澜——当地摄影爱好者王某操控无人机擅闯军事管制区航拍,被当场截获并依法刑事拘留。这场发生在国家安全高敏感时刻的"黑飞"事件,将军民两用技术的管理矛盾推至风口浪尖。
涉事无人机型号成为首个争议焦点。网友扒出当事人微博历史显示,其使用的Mavic 3系列具备10公里超视距飞行能力,20MP高清摄像头可清晰识别甲板设备细节。更引发哗然的是,飞行轨迹图显示该无人机曾三次尝试抵近山东舰舰岛,最近距离仅800米,完全突破《军事设施保护法》规定的3公里安全缓冲带。军事专家痛心指出:"这类影像若被境外情报机构获取,可能暴露舰载机起降频率等关键战术参数。"
事件折射出民间"拍船党"群体的监管盲区。调查发现,沿海城市存在多个以"军舰打卡"为荣的摄影圈子,成员自发分享军港观察点位和管制规律。某社交平台"战舰之美"话题下,累计有2.3万条涉军影像,其中不乏标注经纬度的"攻略帖"。法律界人士强调,这类行为已涉嫌《反间谍法》第38条"非法获取国家秘密",最高可面临十年有期徒刑。
舆情出现耐人寻味的撕裂。部分网友以"爱国情怀"为当事人开脱,认为应"教育为主";但更多声音指出,山东舰作为扼守黄海前哨的战略重器,其动态直接关系台海局势。有退伍军人晒出对比图:美军对闯入诺福克军港的无人机一向直接击落,"我们的执法已算相当克制"。
这次事件恰逢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》实施满月。值得警惕的是,电商平台仍在出售可破解禁飞区的"电子围栏破解模块",部分商家甚至以"军港畅飞"为卖点。国家安全部门提醒,2023年以来已查处17起类似案件,"无人机不是玩具,军事禁区不是网红打卡地"。这场看似偶然的拘留案件,实则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敲响警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