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,养老金的公平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。近日,人社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2024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》,明确今年养老金调整将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,这一政策动向引发了广泛热议。
根据最新政策,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将继续采取定额调整、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。与往年不同的是,2024年的调整方案特别强调要缩小养老金差距,重点照顾养老金水平较低的退休人员。具体表现为:定额调整部分将保持较高比例,确保所有退休人员都能获得基础性增长;挂钩调整部分则会适当降低与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的挂钩比例,避免"马太效应"加剧;高龄退休人员、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特殊群体仍将获得额外倾斜。
据测算,按照新方案,养老金低于3000元的退休人员,其调整幅度预计将达到5.5%左右,明显高于平均水平。而养老金较高的群体,增幅则会相对降低。这种差异化调整的政策取向,体现了政府对保障低收入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重视。
以北京市为例,目前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约为4200元,但仍有相当比例退休人员养老金不足3000元。新政策实施后,这部分低收入群体的养老金将获得更大涨幅,生活压力有望显著减轻。专家指出,这种调整方向符合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,有助于缓解养老金分配的"倒金字塔"现象。
政策的出台获得了广大中低收入退休人员的普遍欢迎。72岁的退休工人张阿姨表示:"我这几年养老金一直是2800多元,生活确实比较紧张。听说这次我们能多涨一些,真是太暖心了。"但同时也有专家建议,在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的同时,也要保持激励机制,不能挫伤多缴多得者的积极性。
这项养老金调整新政将于7月底前落实到位。业内人士分析,这不仅是民生保障的具体体现,更是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、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。未来,随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深入推进,养老金待遇的公平性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