墙上的求救信号比诈骗话术还多。"一位从缅北电诈园区逃生的幸存者描述,斑驳的水泥墙上密密麻麻刻着"救命""想回家",有些是用指甲抠出来的血痕。这些无声的呐喊,揭开了电诈产业链最血腥的一页。
当诈骗工厂变成人间炼狱
据新京报记者实地采访,电诈园区已形成严密的暴力控制体系。16岁少年单月诈骗百万的"神话"背后,是每天18小时的工作强度、完不成业绩的电击惩罚。许博淳曝光的内部视频显示,所谓的"高额提成"不过是诱饵——园区内设赌场、毒品交易点,多数人赚的钱转眼就被设计输光。监狱访谈中归国服刑者坦言:"养号"期间每天要发200条美女视频,封号就会被电棍殴打,有人因试图逃跑被挑断脚筋。
两种囚徒,同一种绝望
资料揭示园区存在两类"员工":被拐卖的受害者和受骗的"淘金者"。前者如同奴隶,被铁链锁在工位;后者发现所谓"保底工资"需要诈骗300万才能兑现。墙上那些求救文字,往往来自突然清醒的后者——当意识到自己成了诈骗机器,良心的煎熬比肉体折磨更致命。一位曾月入百万的"业绩冠军"在遣返后供述:"每骗到一个老人看病钱,我就在墙角划一道,后来整面墙都刻满了。"
跨国毒瘤必须连根拔起
这些园区绝非普通犯罪窝点,而是装备武装巡逻队、信号屏蔽仪的"法外之地"。某园区围墙装上高压电网后,求救文字开始出现在厕所隔板、床板底面。中国警方数据显示,2023年破获的跨境电诈案中,超60%资金流向缅北。正如反诈专家所言:"每阻止一个中国人进入电诈园区,就可能拯救上百个潜在受害者家庭。"
那些墙上的刻痕终将风干,但被摧毁的人生无法重来。当我们扫码支付时、接到陌生Facetime时、看到高薪招聘广告时,请记住水泥墙上那些扭曲的字迹。铲除电诈产业链不仅需要特种部队的雷霆行动,更需要每个人筑牢防诈意识——因为每一分未被骗走的血汗钱,都是砸向犯罪集团最硬的石头。